无情未必真豪杰,一个英雄抑或凡人的故事
来源:作者:魏安莉 时间:2010-2-8 12:42:15

——评维和英雄钟荐勤烈士的长篇遗作《唯有情牵》

纵观人类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悠悠几千年的岁月更像是一部英雄史诗。每一个神奇而魄丽的英雄故事背后,都抒写着我们祖先的抗争与拼搏,也正是这些英雄的传奇激励后人成就了今天的光荣与梦想。可以说,对于英雄的崇拜以及由此而凝聚成的“英雄情结”已深深地植根于民族的血液里。于是,我们更加迫切地呼唤着时代英雄的出现。历史从来不会留下空白,这次在海地遇难的八位中国维和警察,就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然而,当我更多地接触到他们的事迹的时候,总感觉他们身上似乎有着不同于以往英雄的特质。他们不再是上古神话中亦人亦神的化身,也不再是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传统英雄形象。他们到底是英雄还是凡人,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精神气质,直到我读了维和英雄钟荐勤烈士的长篇遗作《唯有情牵》(群众出版社,2010年1月版),心中才有了真正的答案。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第一次听到钟荐勤这个名字,他还只是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里的一名普通警官。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间,他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那里条件艰苦,天气炎热,任务艰巨,他却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由于没有大块的时间,他就把笔记本电脑随身带着,无论是在莱卡营地,还是在装甲车上,只要有空就写。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写作计划,每天坚持写1500字。就这样,他用自己的全部激情和真实经历,完成了这部讲述一名维和警官和他的战友们的真实故事的书稿。当得知这些情况时,我不禁由衷地钦佩起这名年轻的同志来。再次得到钟荐勤的消息时,他已经成为维和英雄,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出于工作需要,我开始整理有关钟荐勤的纪念文章。我从他的战友、亲人、朋友那里了解到了很多他不为人知的侧面,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逐渐在我眼前丰满起来。可我总觉得似乎还缺少些什么。于是,我想到了他的这部作品。我相信文如其人的说法。通过他的文字,我觉得可以探索他的内心世界,窥见那颗真实的灵魂。

带着迫切的心情,我阅读了这部小说。掩卷之后,我不禁陷入了长长的思索。首先,我没有想到钟荐勤的文字功力会如此之深厚。其次,这本书所展现出的英雄气质,带给我的强烈精神震撼,是我始料未及的。如果总结一下我的直观印象的话,我想说他的文字“太帅了”。他的文风是如此地洒脱和大气,就像他本人给我的感觉一样。钟荐勤可能不会喜欢我用“帅”字来形容他的文风,因为在小说的后记中他曾这样写道:前天偶尔浏览到一位空警的博客,他说在首都机场看着我们第六支维和警察防暴队整装乘包机赴海地的情景,他的感受用了三个字“太帅了”!在维和快结束的时候我给他留言:“帅”的背后是任务区危机四伏、不可预知的境遇,是难以言状的艰辛和寂寞。这个历程不仅仅有鲜花和掌声,也伴随着荆棘和阴霾。

但是,我还是不禁要这样评价。且看小说的引子,“故事似乎可以这样开始,不是安云的晨,不是它的午,不是它的暮,亦不是它的夜,总之,是那样一个时刻,大大方方地,生出个故事来。”他的故事就是这样大大方方地开始的,文字的洗练和纯净,就像昆明那晴朗的天空一样,让我觉着舒服。再看他对维和的认识,“参加维和是对我生命的一次洗礼,当它抛却荣誉的外衣,更像是一场战火中领悟人生真谛的自我心灵对话,顿笔合书,已然忘却地铺上挥毫的酸苦,一笑间,文字之外万重天。”在他的“一笑间”,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笑傲江湖”的豪迈曲调,那种豁达与潇洒怎一个“帅”字了得。

钟荐勤的文字带给我的另一重惊喜是“有味道”,经得住咀嚼。他在自序中,用诙谐的笔调叙述了他对文学的追求,对创作的渴望,讲述了他从一名普通的后勤战士到部队新闻工作者的成长历程。那种轻松而幽默的叙述,真的让我忍俊不禁。此外,他还用对仗的四字词组作为章节名,不仅贴切且富含深意。总之,他的文字是成熟而不事张扬的,是历练而内敛的,就像他这个人一样。

另外,小说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真诚。可以说这部作品从头至尾都洋溢着他的热情,表达着他对青春、部队、妻子、战友、朋友的热爱,对生命和青春年华的思考。如果不是这种真诚的热爱,如果不是可贵的持之以恒,如果不是用惊人的毅力,那些生动的故事将不会留给我们。特别是在了解了他的真实经历以后,我越发觉得他对自己及战友的刻画竟是如此地中肯而不加矫饰。由此,他的真性情可见一斑。

大爱之情,情之大爱

未读作品之前,想着这一定是一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宏篇巨著,至少也应该是无一例外的主旋律。看过之后,却很意外,没有想到作者以“唯有情牵”为小说名。小说从始至终围绕一个“情”字来写,有亲情、爱情、友情,更有家国情,以及为世界和平而奉献的大爱之情。为何魂牵梦绕于情,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我很荣幸地在公安边防部队工作生活了十几年,被这支英雄部队里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所浸染,激发了内心深处蓬勃的创作欲望和热情。爱情是创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军旅题材的作品中并不乏展示军魂的佳作,而关于新时期军人的情感剖析文字就略显乏陈,这却又是军旅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此次的创作正是基于这一相对贫弱环节,从本人的亲身经历出发,选择一个切口来参悟军旅感情生活的泰山一隅。”从这段话,我们就可以看得很明白了。从情感这一切口进行创作,可以填补有关新时期军旅题材作品中关于军人情感世界描写的空白。同时,我认为他选取的这一角度,进一步丰富了对于英雄人格的塑造。他笔下的人民警察不再单纯是有着铮铮铁骨的硬汉,他们也有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之时。也因此,人物形象就显得愈加丰满而真实起来。

从叙述的结构来看,作者从三条线索铺开,分别展示了老中青三代边防人的情感世界。舒大海可以说是老一代边防人的代表。在那个充满着激情与战火的年代,他的情更多地体现于对革命事业的坚守。为了国防安全,他冲锋在前,不惜把自己的女儿寄养于人,不惜把自己最心爱的部下亲自送上战场。他们舍小家,保大家,为国家的荣誉做到了真正的牺牲。黎铁是主人公余枫就读警校时的校长,他则代表着中年一代。当战斗的号角吹响时,他毅然选择与自己心爱的姑娘分手;当动乱的年代彻底颠覆他那朦胧却刻骨铭心的爱情时,他能冷静对待;面对中年情感危机,他亦能轻松地化解。这一切,都让我们真切地领略了他们那一代人对待情感的态度:真挚而冷静,热情而忘我。安云边防总队司令部侦察队队长余枫及他的战友们,是青年的一代。他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因而处理情感的方式也愈加地多样化。由于工作的原因,余枫与妻子结婚六年了却一直没有小孩。面对来自亲友的压力,妻子不得不下最后通牒,宣布限期“造人”计划。此时的他却偷偷地报名参加了维和选拔。于是,矛盾就此产生。再加上,美女记者的介入,更让事态难以收场。战友姜涛因为多次参加维和任务,已经吹了好几个女友。如今眼看要结婚了,却又要奉命维和,他不得不再次推迟婚期。还有女警官林静,她将如何面对正与自己冷战的富商丈夫,对方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她该如何抉择。所有这一切,都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情网,让这些鲜活的人物在故事中被情所牵,为情所动。

作者在写这些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的时候,虽然写的是情但又不拘泥于儿女情长,而是更加注重表现这些人物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情也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爱情,而是体现了人间大爱的一切真情。当面对人生的抉择时,当国家利益与个人情感需求发生冲突时,他们无一例外全部选择了以国家利益为重。可以说,他们所牵的正是为世界和平而奉献的维和之情。就像钟荐勤自己说的,“大家一听维和这两个字,一种神圣就在心底油然升起,毕竟,出国维和代表着国家的形象,肩负着光荣的使命。”

英雄写书,书写英雄

究竟是什么让钟荐勤产生如此强烈的创作冲动,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就一气呵成,完成了这部20多万字的作品呢?我想,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还能坚持创作,首先是源于他对文学的热爱。钟荐勤说当作家、写字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的最爱。他认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字都是现实人生体验的宣泄出口,文字的流淌即是心迹的诠释和抒怀。”这些坚实的文字就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其次,在钟荐勤的身上也表现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英雄情结。正如本文开篇所讲,英雄精神已以某种方式蕴藏于历史、现实以及人类生命中。正如英国学者托马斯·卡莱尔所言:“人类总是或这样或那样地崇拜英雄;这种崇拜就像是一块富有活力的基石,横在倾泻而下的激流之中……”英雄的品格和精神,就是这样激发着人们不断进取向上的情操,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于是,数千年历史中,英雄成了人们深情讴歌的对象,成了文学艺术表现的永恒主题。我想钟荐勤作为一个酷爱文学创作的青年,不可能不受这一创作主题的影响,更何况他自身就具备着这样一种英雄品格。钟荐勤的妻子徐宏在她写的《暖冬》一文里,就曾提到他有维和情结,说他心中充满了对维和的向往。这种深深地植根于他心中的维和梦,我以为就是一种英雄情结。当然,他对这一梦想也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他在后记中记述了一段参加完联合国驻海地特派团为尼日利亚警官爱米诺举行的葬礼后的感想,“我看着联合国旗帜下覆盖着的爱米诺的棺椁,不由感慨人生的无常,人生其实就是一场真实的梦!我们都更需要珍惜梦里旋舞的每一个灿烂瞬间,哪怕终结的,是暗黑的死亡,亦是值得。”由此可见他不仅对自己的维和梦想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于有可能发生的终结方式亦有着清醒的认知。要想成为英雄恐怕就必须承受常人所无法忍受的现实与无法预知未来的痛苦吧。也正因此,钟荐勤能写下这样的文字, 并最终践行了英雄的行为。

与其说钟荐勤笔下的那一群边防警察是英雄,倒不如说他们是有着强烈个性的凡人。首先英雄也是人,也有着普通人的丰富情感。就像鲁迅先生的诗句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反之,也许只有具备真性情之人恐怕才是真正的伟丈夫。于是,在小说中这些人的爱恨情仇都一一显现了出来。另一方面要塑造英雄,又不能将他们与普通人划等号,他们必须具有博大而崇高的人格力量。他们在是非曲直面前懂得取舍,在经历心路波折后依旧能保持真我,即表现出了值得他人尊重的人格。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钟荐勤也没有将这些面孔单一化。他将许多凡人气质汇集于英雄个体之上,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就像黑格尔在论及荷马笔下的古希腊英雄人物时说:“每个英雄人物都是许多性格特征充满生气的总和……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独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性的抽象品。”从小说的主人公余枫身上,我们就看到了作者自身的影子,更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普通民警的特质。

无疑,我们的时代需要英雄,也是一个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对于民族和国家而言,我们为能有这许许多多的英雄而自豪,更为这些英雄的故事能够得以流传而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