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寄宿在伤痛之中的
来源:作者:潘 城 时间:2009-1-16 13:02:18

一点一点地读完了长篇小说《飘羽之重》,有一种被渗透的阅读体验,发现王旭烽这样一位善长写史诗长卷的作家竟创作了一部充满“心理悬疑”气质的小说。

这是一部表现人的各种细微且不可告人的欲望的作品。作者发现了生活的中某些秘密,走入了这个时代中人的深度隐私。从小说的外壳而言,《飘羽之重》描写的本是一个颇有文采的女子方慧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在努力摆脱命运、实现梦想、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历经磨难,于现实的压迫下与多个男人发生了不同的情感纠葛,最终莫名而死的悲惨故事。整部小说以寻找真凶为主线,中间穿插了大量来自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日记,情节设计新颖独特,侦破悬念此起彼伏。

但我更关注的则是叙述者的叙述情感与表达方式。不幸女子方慧子的命运叙述者女心理学家方以然是《飘羽之重》中作者塑造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其人以精神分析学方式作为其步入幽暗的生活深处时的烛光,并在举烛探微的过程中反观自己的心灵,在这个本该纵向描述的人物命运史过程中,刻划的的却是方慧子一个个生活的横剖面。每个人向方慧子吹去的命运之风都或如蝴蝶翅膀煽起的细微之气,但它们终于构成了置人于死地的龙卷风。

我特别注意到的是全书的开头,方以然在某一天早晨看到了自己的老年——这个看似幽默的开头,启开了生命中欲望最深层、最本质的恐惧和质疑之门!由此,小说实际上展开了一个复调式的叙述:一方面叙述者加入了外部世界的探索——寻找那不幸的生命究竟如何被一步步摧毁的过程;另一方面叙述者探索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性深处,揭示那不幸者作为个体与人类欲望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恰恰深入地投射到了小说中刻划的诸多道貌岸然的人物身上,尤其是投入到了叙述者自己身上。作者发现,人因各种欲望不能满足而痛苦,而一旦欲望满足,又会因满足而痛苦,因此人类的精神境况,正如小说中说的那样——“人寄宿在伤痛之中”。

小说借叙述者之口,讲述了骆驼与马的关系,马匹之所以被压成了骆驼,缘于那最后的一片羽毛。作者企图告诉人们这样一种真相:一个被杀害的人其实不是被一个人杀害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那最后一片的羽毛。

让我对这部小说在阅读中产生深刻印象的,并不仅仅在于小说刻划了人类欲望,揭示了欲望中恶的力量,毁灭人的因素,更在于小说通过人物发现的一种人格模式:人类犯罪,然后赎罪,一旦罪被豁免,新的犯罪又开始,如此周而复始。《飘羽之重》的情绪由此非常浓郁,对我这个阅读者的情绪影响很大。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渐渐蜕变成为一个“禅意”般的“悬置”—— 《飘羽之重》最终也没有找到真正的凶手。作品似乎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悲剧,也是人类整体的悲剧;而一个人的罪恶,亦是人类整体的罪恶。作者对人类的罪恶是抱有极大的负疚感的,因此,整部小说那看似犀利的人性剖析中,实际上深刻地弥漫着对人类自身的悲悯。只是在我看来,在犯罪与赎罪这样人格模式下的负疚感与救赎感,意义又能够在何处呢。

或许作者正是要回答我的这种阅读困惑吧,我原来以为随着这样的思路阅读下去,结尾应该会是悲剧式的。不曾想到,作者给看似窒息的生活打开了绝处逢生的天窗。一些人死去,一些人诞生,一些人犯罪,一些人行善,一些人下地狱,一些人上天堂,一切在聚集,一切又在化解,只是看你这小小的个体的独一无二的欲望,看你在这周而复始的生命长河中的形态——你并非就一定没有能力避免成为那最后的一片羽毛!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我在作者早期的几个中篇中隐约感觉到有作者自己内心的闪现,之后的主要作品甚至是代表作,多如巴尔扎克式的文学一般,基于伟大的历史和众生的心灵,作者似乎有一直把自己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心态。但是在《飘羽之重》中,我感觉作者开始 “暴露” 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再是那个清茶一杯、明月一轮、湖畔秋风解书的女子。以我的阅读经验,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中篇小说《三潭印月》都是作者最优秀的作品,主要人物都是沉浮在历史长河之中的关于“永恒”的亲历者。而《飘羽之重》表现的是则完全是“当下”的人的内心、肉与灵魂。小说中的诸般生活状态与我们是多么切近——具有深厚历史学功底和茶文化专业知识的作者,终于开始用文学展现“当代心灵史”了。

这莫非是作者文学生涯的某种质变……

2008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