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出版应时顺变收缩阵线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 | 作者:江筱湖 时间:2008-7-25 9:00:00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纸价上涨,不断听到来自各方的声音,归纳起来两个字——压力。2008年上半年,纸张问题依然严峻;随后,出版界同力赈灾,原有出版计划暂时放缓;而为了迎接8月的奥运会,北京交通运输管理要做一定的调整,一定程度改变了发行计划……故此,上半年记者听到最多的是两个字——收缩。

在此种情况下,与市场连接最紧密的大众出版是否收缩阵线?记者近两个月就此话题采访了近30家出版单位,以寻找答案。

大众出版面临“两压”

谈到压缩的出版单位,尤以出版大众类图书的为甚,因此有人认为,大众出版的出版阵线在收缩。事实是否如此?不见到年终的总结数字,还不敢妄言。但的确,有些出版社将原定新领域的开拓暂时押后,有些社明显加强了选题的遴选和控制,有些民营公司上半年策划的新书品种是去年的五成不到……受访了近30家出版单位中,有七成表示选题有压缩,面对新选题比以往更谨慎,很多社表示,资金和纸张都面临着压力,平稳渡过目前困难时期是工作重点;另外三成选题数量没有减少甚至还有增加的出版社也表示,不压缩选题的原因很多,但选题质量和上市时机的选择都会格外谨慎。

“收缩”原因细解

纸价是导致选题收缩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认为,纸张问题还需要相当一段时期的调整,关闭小纸厂是科学发展和生态和谐的必然选择,但纸价上涨的确带来了很大压力,需要出版社有更强的资金实力。明天出版社社长刘海栖预测:纸张问题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再加上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上升,一两年内也无法彻底解决。据介绍,明天社与人文社一样,受纸张的影响不算大,出版工作有序进行,掌握足够的出版资源后还会有扩张的可能。

“年初我们说过,选题要根据纸张供应情况出一批、砍一批、缓一批,这是当时的权宜之计,但从长远看,人文社并没有收缩的想法。只要拥有足够多的好选题,人文社考虑的不是收缩而是扩张。”潘凯雄认为,出版界的洗牌、重组一直没有停止过,本轮的纸张市场变化,对民营公司也是一次调整和洗牌的机会。2007年底,明天出版社曾在京设立办事机构开展青春文学图书策划工作,其后该机构停止运行。问及此番变化,刘海栖表示不是收缩,计划的改变和合作方的变化有关。“明天社下一步即使不剧烈扩张,也要适当扩张。从我们分析市场情况看,资金没问题,但动销品种不足,当然其中有作者资源的问题,主要还是人手不够。我们要做结构性的调整,一般图书出版要适度扩大。”

长江文艺出版社在选题上也有一定调整,据该社副社长尹志勇介绍,选题比去年同期大约减少了5%,“纸价、地震、奥运,对出版都有一定影响,不过对我们社的影响不大”。

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Y先生认为“大众类出版物目前普遍收缩”的命题成立。他预测整体形势的转好至少要到2009年,部分中小民营公司会在期间倒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图书品种少,二是资金链断裂,这是市场规则的自然淘汰。”他把资金和长销品种多少视为能否顶住目前大环境压力的两项指标,“没资金就意味着要被逐出市场,商业就怕资金链断掉。如果手中没有长线产品,生命力也不会长久。单纯操作畅销书的民营公司只能是昙花一现”。

早在2007年底,北京悦读纪公司总经理侯开就曾断言“2008年是民营公司的冬天,一定会‘死’掉一批”。如今,他认为这个说法已经应验。“今年下来,规模小的民营公司肯定会倒掉一批。我们是暂时无法扩大规模,但维持现状不难。5月份回款超过200万,资金没有问题。”侯开介绍说,由于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只能顶住压力多出产品,但压力导致原定扩张步伐放慢。“原计划每月出版5~6个品种,实际每月出版4~5个品种,比原定压缩20%。”纸张涨价造成该公司运营成本上升了15%以上,为此多投入流动资金数百万元。

春风文艺出版社社长韩忠良在年初也谈到了“收缩阵线”,他估计目前的状况至少要持续两年的时间。此外,一家出版社工作人员用“压力巨大”来形容目前的工作,作为一家小型出版社,该社的选题压缩现象也非常明显,新书的出版量降低,利用二度开发库存图书的方式进行发展;另一家不肯透露姓名的出版社工作人员还证实,该社从3月初到现在,新书屈指可数。“纸张是主要原因,更主要的深层问题是资金流。”

变“收缩”为动力以待来日

大部分有压缩选题以及暂缓出版计划的出版社,都能平静地面对这种“收缩”。“收缩”并不意味着退步,相反,很多从业者迅速做出反应,且从中见到希望。

人文社并没有压缩选题,但相应作了战略上的调整。潘凯雄介绍:“原定5月开展的营销活动,因为地震,服从大局向后延期;8月是奥运,就要把奥运相关图书放在这时推出,其他要推后;奥运后应该是改革开放30年,这类图书出版就要优先于其他图书。”

北京华章同人公司企划部主任陈乾坤对目前的出版持乐观态度:“奥运期间,很多公司业务减少,看书的时间反而增加。因此我们的选题开发没受太多影响。2007年做了80多个选题,今年到现在已经做了60多个,年底肯定能达到120个。”

除了作营销调整和上市前的调研,出版社比过去更加注意选题的优化。刘海栖认为应对困难的解决之道还是从产品上找。“经典的图书前期投入之后就一直重印,成本摊低,工作就会好做,绝不能靠低定价大折扣占领市场。我们一方面继续挖掘好资源,同时把现有资源进一步做精做细。”

侯开则表示,除了严把选题关,还要加强宣传推广。“现在悦读纪图书统一加腰封,随书赠送印刷精美的宣传书目,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销量大约有10%左右的上升。”

Y先生将刘海栖的解决之道发展为“图书结构论”。“拼的就是产品的生命力。你的长线图书越多,你就越能撑得住。”他认为,目前各出版单位要做的,不是考虑做哪本书,而是要反思出版结构。“一定要做畅销长销两手抓,基础没打好就盲目出击,一时露峥嵘,最后还是死路一条。”

尽管湖北人民出版社新书品种大概比去年有所降低,该社发行部营销综合科科长邓涛仍对以后的工作充满希望。“压缩不是一味压缩规模,而是加强质量把关。我们社的选题论证会很有特色,每个选题都要求编辑进行PPT演示论证,各级负责人组成的论证小组进行论证。我们的生产调度会,对图书的生产时间、形式也做认真研究,注意节约成本。另外,现在对图书重印进行细致的销售与在途库存的调查,由发行对重印数字负全部责任,基本不让重印书留有积压库存。这些工作近两年开始做,但今年做得特别细,也产生了效果,现在看比去年同期退货下降了20%。”

春风文艺社采取的是多方向开花的策略。该社“收缩”的主要是原创小说,“我们整体规模不会有太大的削减,原创小说图书市场不好,就从其他方面下点功夫,做历史、学术普及、生活、儿童文学。另外要尽量规避风险。尽可能降低退货,还要从自身节流”。韩忠良还在考虑给员工加工资,“不能让工资的上涨低于生活用品价格的上涨”。

某少儿社编辑的看法代表了目前大多数出版社现状:“尽管社里没有明确提出要‘收缩’,但从实际情况看,品种的确有所减少。纸张等因素加剧市场洗牌,也让出版方更审慎对待出版,垃圾选题、重复跟风选题会被砍掉或减少,对出版业和读者都是好现象。”

目前的大众出版,压力普遍存在,由于小纸厂被彻底关闭,纸张紧缺问题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原材料、印刷费用、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导致人力成本的增加……无论出版社还是民营公司,都感觉到了市场威力的巨大,洗牌在悄然进行中。

诚如Y先生所言,资金流和产品线能否良性循环,是目前考验出版单位的两个硬性指标。适者生存,不适者未必一定毁灭,但肯定非常艰难。优化选题、节省成本、调整长短线品种合理结构……这些过去常谈的老调,在今天显得意味深长,尽是真理。对每项措施进行详细分析,细化到点和面,在每个投入环节多节省一块钱,在每个销售环节多赚一块钱,恰是当下的出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