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姚艮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暨《朝圣的囚徒》出版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时间:2012-12-25 13:20:26

2012年12月23日,“纪念姚艮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暨《朝圣的囚徒》出版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阎明复,原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王仲方,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田润之,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谢安山,原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吕伯涛,公安部离退休干部局副局长韩鹏,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国强,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文艺分社社长、本书责任编辑易孟林,姚艮夫人张春燕、女儿姚立文,以及姚艮同志生前亲朋好友和他们的后辈等一百多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宣读了姚艮同志的生平简介。本书责任编辑易孟林介绍了《朝圣的囚徒》的编辑出版情况。

与会者认为,《朝圣的囚徒》是一部非常奇特的书,一部令人不得不进行深思的书。首先,作者姚艮本人经历很奇特。他于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北平通州区委书记,当时才19岁。为了请求苏联当局给予东北抗日义军军事援助,1932年8月他只身来到苏联,正值苏联“肃反”扩大化时期,他被苏联保安部门以“日本间谍”罪名抓捕入狱,随后被送进劳动营。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他历尽苦难和屈辱,九死一生,终于在1939年4月获释,回到祖国。1946年受组织派遣到东北从事党的秘密情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公安部编译处处长,群众出版社总编辑,办公厅副主任、主任,部党组成员,咨询委员会主任。在工作之余,他翻译出版了多部苏联长篇小说和电影剧本,其中《金星英雄》曾获斯大林文学奖一等奖。“文革”期间,他被扣上“苏修特务”等罪名蹲了八年监狱,粉碎“四人帮”后被彻底平反。1991年6月他被公安部政治部授予“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章”。在80岁高龄的时候,他完成了《朝圣的囚徒》这部自传体小说。2010年9月24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8岁。

在上世纪30年代的苏联有几百万人被送进了劳动营,其中中国人就有上万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能够不被冻死、饿死、累死,活着走出劳动营的中国人微乎其微。本书作者姚艮不仅活着走出了劳动营,而且还回到了祖国,出色地完成了党安排的多项工作。他一直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不动摇,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这样一种奇特的经历,可以说,举世少有,实在令人惊叹!

其次,这本书叙说的故事很奇特。《朝圣的囚徒》讲述了主人公在“九一八”事变后,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革命圣地苏联,没想到等待着他的竟是监狱的铁窗和漫长的劳动营苦役。随着劳动营的转移,他从远东到中亚,又从中亚到北极,整整在俄罗斯走了一个“大三角”。他曾冒着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在黑龙江上修路;他曾在黑夜的暴风雪中挽救了上百名遇难囚徒的性命,自己差一点儿被冻死;他曾在炎热干旱的戈壁沙漠上修筑铁路、桥梁;他曾在北极冻土带下一直下到几百米深的矿井里挖煤,遭遇了煤矿的重大透水事故,差一点儿丧命……七年里,主人公在这个俄罗斯的“魔鬼大三角”中经历了九死一生;尽管如此,在劳动营这个社会最底层,这个阳光照不到的黑暗角落,像主人公这样的坚强的革命者,仍然在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与此同时,许多中国同胞和俄罗斯兄弟则永远消逝在了滔滔的黑龙江里,永远埋在了几百米深的煤矿坑道里。

书中还为读者描绘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有各自的人生经历和不同的命运结局。既有流氓无赖、小偷匪徒等社会渣子;也有身经百战、赫赫有名的远东游击队司令隋老爹,就是这样一个英雄,没有死在日本人和白匪的枪口下,却死在了苏联的劳动营中。隋老爹曾获得过列宁勋章和红旗奖章,可是,这并没有让他免遭噩运。书中既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也讲述了人性善良的故事,其中,还闪烁着纯洁美丽的爱情火花。这些奇特的故事,无不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苏联有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叫索尔仁尼琴,他写了一部小说叫《古拉格群岛》,写的就是斯大林时代劳动营的故事。这部小说近年来在我国一直非常畅销,影响甚大。《朝圣的囚徒》完全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版的《古拉格群岛》。

《朝圣的囚徒》生动地再现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异国他乡历经九死一生,却坚守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极端严酷的环境中表现出顽强不屈的革命斗志,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活生生的崇高榜样。书中主人公面对再大的屈辱和磨难也从不动摇,表现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本书对于向全体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尤其对于向全国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无疑是一部难得的生动教材。

《朝圣的囚徒》一书由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所属群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